《白公鹅》教学设计

时间:2024-06-21 16:08:11
《白公鹅》教学设计集锦15篇

《白公鹅》教学设计集锦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公鹅》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白公鹅》教学设计1

一、预习探究

1、认真读课文,认识并能正确书写本课相应的词语。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3、搜集有关鹅的诗句和文字资料。感知文章大意,完成预习要求。

认识生字,理解字词,了解课文相关知识,感知文章大意。

二、合作交流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不想再看一看?(播放有关白鹅各种神态的图片)

2、看了这些白鹅的图片,你觉得白鹅怎么样?用一个词语来说。

3、看着白鹅,有没有想起一首古诗?

4、生背诵《咏鹅》,这首古诗赞美了什么?

5、简介作者丰子恺。

(1)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写白鹅的课文。(板书:13、白鹅)

齐读课题。这是著名的文学家丰子恺先生写的,想不想认识一下这位文学大师?

(2)出示丰子恺先生的照片及简介,师读简介。

(3)看了他的简介后,你想说什么?(接着学生的话题说)所以读丰

子恺先生写的文章,我们应该感到很荣幸。

(4)同学们,丰子恺先生把他家里养的一只白鹅画了下来(展示丰子恺先生画的画,即课文中的白鹅图。),不仅如此,他还给白鹅写了这一篇文章。

6齐读课题,问学生:读了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7、学生质疑。

8、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语句。

1、学生看图片。

2、用一个词语说对白鹅的感受。

3、学生背诵《咏鹅》。

4、学生看丰子恺先生的照片及简介后谈自己想说什么?

5、学生质疑。

学生会提出问题:这是怎样的一只白鹅?

6、默读课文,边读边想,画出能体现白鹅特点的语句。

创设意境,学生学习兴趣浓。

巩固字词,材料共享,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梳理读书疑难问题。要向学生简单介绍作者丰子恺

三品读体验1、品读“吃相”部分

(1)在这几方面的描写中,作者着重写的是哪方面呢?(吃相)师:一目了然,作者花了最多的笔墨在吃相的描写上,可见白鹅的吃相作者观察得最细致了,我们不妨就先来学习鹅的吃相这部分内容。

(2)请同学们把读书要求看一看。快速默读5至7自然段,看看这三个自然段都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画下来。鹅的吃相有哪些令人发笑的地方?用“__”划下来。读读这些句子,想一想,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可以把你的体会写在旁边。

(3)你从哪些词读出了它吃相的有趣?什么叫“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相机板书两个词。(师:吃饭的时候必须是先吃一口冷饭,再喝一口水,然后再到别处去吃一口泥和草,这样有规律,有节奏的吃饭步骤从不打乱,就叫“三眼一板”,而且总是很细致,从容不迫地吃饭,就叫“一丝不苟”。)

(4)这句话让你体会到了什么呢?(鹅的高傲)谁来读一读?

(5)接着来说说还有什么让你发笑的地方。出示:“这样从容不迫地吃饭…堂倌一样。”

①“堂倌”是什么?(相当于以前饭馆里的服务员)

②为什么白鹅吃饭时必须有人侍侯?接着找。

(6)等到鹅再来吃饭的时候…并且站着侍侯.(顺势提问:什么是窥伺?就是偷偷地看。)同样来说说你的体会。(高傲)读一读。

(7)还有哪里让你发笑的地方?出示“因此鹅吃饭时…真是架子十足!”

好,我们全班读一读这句话。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生自由说)吃饭都必须有人侍侯而侍侯它的人竟是大名鼎鼎的丰子恺先生,可见这只鹅确实是“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可见丰子恺先生是多么喜欢这只大白鹅呀!难怪把这只白鹅称为“鹅老爷”,的确是一副老爷脾气呀!

(8)这些描写白鹅吃相的句子中,你对哪几句感兴趣,你就读哪几句?读出鹅的高傲来。指名读。师生共评。全班齐读。

2、趣读“姿态、叫声、步态”部分

真是一只架子十足的鹅老爷啊!这位鹅老爷的高傲不仅表现在“吃相”上,还表现在它的“姿态、叫声、步态”上。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赶紧去读一读吧!画出能表现白鹅高傲的句子。

⑴“姿态”方面

学生读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哪些词是体现鹅高傲的?(板书:伸长头颈、左顾右盼)你能读出它的高傲来吗?它高傲的姿态让作者不由得发出这样的感叹:“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⑵“叫声”方面

①对叫声感兴趣的同学来读一读。通过哪些词你读出了它高傲的特点?

②课文举了什么例子来说明它的叫声的高傲?

顺势提问:如果鹅也会说汉语,当生客进来时,鹅会怎样厉声叫嚣?如果篱笆外有人走路,它又要引吭大叫些什么呢?(展开想象)

③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尽职、高傲)白鹅高傲的叫声,让我们不禁又想起了丰子恺先生的那句话:“好一个高傲的动物!”

师:多么尽职、高傲的白鹅呀!请女生来读一读第二自然段,让我们再去体会一下它的尽职和高傲吧!

⑶“步态”方面

①相信对白鹅步态感兴趣的同学一定不少。指名读。顺势提问:“净角”是什么?(“净角”是指京剧里一种大花脸的角色,多指那些性格豪放,说话声音很大的男子。)随机出示图片。见过净角出场的样子吗?(展示包公出场的片段影像资料)

《白公鹅》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文中描写了一只白公鹅的所作所为,表现了鹅的海军上将派头。课文是从白公鹅走路的姿态和平时的活动两方面写的。拟人和夸张的写法,风趣而幽默的语言是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教学目标:

教学思路:

以读为主线,让学生自读自悟。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注重学生写法的感悟。

1、认识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公鹅》和《白鹅》在表达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白公鹅的特点,比较两篇课文写法的异同,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丰老先生笔下那有趣可爱的白鹅,这节课我们再来欣赏一篇写鹅的文章——《白公鹅》。师板书课题。

(二)自能读书,理解课文

1、学生自己读书。提出读书要求:各自大声地读一 ……此处隐藏18091个字……点。

(6)总结: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五、作业

1.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模仿《白公鹅》的方法写一种小动物。

板书:

14、白公鹅

走路:慢条斯理、挺着长脖

海军上将的派头 扇翅:水面泛起涟漪芦苇沙沙作响

生活: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个性:强占地盘、自认是河的主宰

《白公鹅》教学设计14

目标

1.学生能以一定的速度进行默读,能够体会两只白鹅的不同之处。

2.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具体描写,唤起学生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一只白鹅,它就是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

板书课题:白公鹅

二、新课学习

1.学生默读课文,要求:给自然段标号;在文中勾画出二类生字,多读几遍;哪些词、句、段给你印象最深?可以勾一勾,写一写。

2.学生交流。

3.谁来说说这只白鹅给你的印象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4.这究竟是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概括一下。

(耀武扬威)的大公鹅

(威风凛凛)的大公鹅

(派头十足)的大公鹅

5.好一只拥有海军上将衔的大公鹅,那丰子恺笔下的白鹅又是怎么样的呢?谁来概括一下?

(高傲的)白鹅

6.学到这里,同学们讨论一下:同是白鹅,但不同作者的笔下又各有姿态,两位作家的写法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相同点:抓特点,围绕特点来写

不同点:前者抓住一个特点──高傲,围绕总写句(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从三个方面(叫声、步态、吃相)突出其高傲;后者先写大白鹅应当荣膺海军上将衔,然后再写为什么应当荣膺?在解释说明中写出了白鹅的特点。

我们写作文时,就应该抓住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特点。

《白公鹅》教学设计15

设计理念:

《自公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分别从白公鹅“慢条斯理”地走路,“无忧无虑”地活动等方面介绍了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作者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拟人和有趣的反语等修辞手法,使白公鹅显得更加鲜活,更加与人亲近了。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精读课文《白鹅》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运用在《白鹅》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自主阅读本文,体会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不同方式,以及各自的语言特点,拓宽阅读视野,丰富语言积累,提高阅读和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

1、准确认读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白公鹅的特点,体会作者对白公鹅的喜爱之情。

3、比较《白鹅》和《白公鹅》的写作特点,学习作者的观察与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2、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比较《白鹅》和《白公鹅》表现方式的异同及其语言特点,体会不同作家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流程:

一、对比导入

1、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认识了丰子恺先生笔下的那只“架子十足”、高傲而可爱的白鹅。今天,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又要给我们介绍一只鹅,它是一只大公鹅。它有哪些特点呢?在学习课文之前,让我们大胆地想象一下。(板书课题)

2、学生围绕白公鹅的‘公’字和本文作者是外国作家这两点作大胆想象。

3、学生汇报,教师对学生作出的种种想象给予评价。

4、同学们作出了许多有趣的猜测,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叶·诺索夫笔下的这只公鹅是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呢?下面就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这篇课文,看看白鹅和白公鹅到底有什么异同。

(设计意图:采用对比的方法导入《白公鹅》的学习,让学生对学习本课的兴趣更浓,同时,教师在谈话中提示了初读课文的目标指向。)

二、检查预习,初读课文

1、学生在自读课文中,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深入体会其含义。

2、课件出示重点词:

腔调 派头 掂量 涟漪 勾当 属于 主宰

慢条斯理 无忧无虑 耀武扬威

(课件以颜色对比的方式突出几个易读错的词和需要重点理解的词。)

3、指名分段试读课文,注意正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体现略读课文自主学习的特点,以检查预习的形式进行字词教学,为下一步自学讨论打好基础。)

三、对比阅读,讨论“白鹅”和“白公鹅”的异同

1、课件出示表格。让学生先回顾课文《白鹅》,再读《白公鹅》,画出重点词句进行对比阅读和交流,看看这两只鹅有什么异同。

2、学生4人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填空,老师抽学生汇报填写情况,并给予评价。

3、同桌或小组讨论:这两只鹅的“步态”有什么异同?

(学生很容易从课文中找到两只鹅“步态”的异同,但是写法上的异同,教师应给予引导点拨。比如,作者在写法上的不同体现在:丰子恺笔下的鹅是通过与鸭子比较,而叶·诺索夫笔下的鹅则是具体描写如何落步,过泥泞路及被狗追时的步态。)

4、由点到面分析《白公鹅》与《白鹅》表现形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1)结构相同,都是先介绍鹅的特点,再从几个方面具体描写;

(2)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鹅的形象可亲、可爱;

(3)采用反语表达对鹅的喜爱之情,语言风趣幽默。

不同点:(1)叙述重点不同。丰子恺通过吃相描写白鹅的高傲;叶·诺索夫主要通过鹅强占地盘的举动展示白公鹅“海军上将”的派头。

(2)叙述语气不同。丰子恺更多的是善意的揶揄;叶·诺索夫更多的是欣赏、夸赞。

(3)结尾不同。丰子恺是抓住鹅的吃相,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来结尾;叶·诺索夫从白公鹅的一举一动展开种种遐想,表达对白公鹅的喜爱,用人的心理去推测鹅的心理,突出鹅的放肆,更加幽默有趣。

(设计意图:采用填表格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阅读、合作交流中学习不同作家写同一种动物的写作风格,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四、总结提升,拓展创新

同学们,我们通过学习可以看出,不同的作家写同一事物,由于他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描写的侧重点也不同,语言风格也有各自的特点。丰子恺的语言风趣幽默,善用反语,你能试着用他的口吻说几句话吗?比如,看课本上的图,说说此时的白公鹅在干什么?(扑打翅膀,岸边的树都在抖动;厉声叫嚷,要与谁打架;直奔渔竿,赖在这里……)

《《白公鹅》教学设计集锦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